查看原文
其他

师大故事 | 想和师大在一起的时光不止六十年

党委宣传部 河南师范大学 2019-05-26


毕业五十六载 在师大六十年

他曾跋山涉水 远渡重洋

如今他虽然合上教案 离开课堂

然而却未曾真正离开这个地方


六十年一个甲子

时光转一圈

当年的很多人都走了散了

当年的很多事都忘了淡了

还剩下这个人

与师大的故事继续绵延



1956年,张庆芝教授和他的同学们一起来到师大(时称“新乡师范学院”)化学系。新乡师范学院,在这些青年心中,是光辉无比的。



那时,上大学的学费、生活费都是由国家补助,因此他们异常珍惜国家给予的栽培机会,珍惜在那个时代少有的接触知识的时光。图书馆人山人海,五五四教室彻夜灯火通明,都是张庆芝教授对大学时代朴素饱满的回忆。



师生亲如家人,他们一起学习,一起工作,还一起创办了轰动一时的期刊“进军号”。为了办好刊物,他们甚至吃饭时间都蹲在一块讨论文章的内容。



清晨,张庆芝和他的同学们早早起来读外语,白天上文化课做实验,晚上到学校的化工厂生产盐酸。对于他们而言,最刻骨铭心的事情就是搞科研。他们做实验,有时甚至会冒生命危险。



本科阶段,张庆芝和一班子人搞研究,指导老师是曾任师大校长的卢锦梭教授。有一次,卢老师和他一起做溶解度温度临界值测定的实验,快要达到需要的点时,突然发生爆炸。卢老师被送到人民医院抢救,保住了生命,但疤痕一直留到了生命的最后。



张庆芝毕业之后,他的很多同学都被分配到了各个地方单位,而他因在校表现优秀,得以留校任教。填写毕业分配志愿的时候,大家的三个志愿上都写着“祖国的需要就是我的志愿”。



1960年的夏天,一张张填写一致的志愿单让他们再次走向四面八方。那时候的愿望很赤诚,他们坚定地认为,祖国哪里需要他们,他们就到哪里去。


(图为张庆芝正在工作)



八十年代,在日常教学科研之余,张庆芝开始自学日语。那时候,他已过不惑之年,而这一学,就是十年。



1990年,教育部利用世界银行的贷款,要在各省选派赴日本进修的老师。得益于多年的日语积累,张庆芝在出国培训考试中脱颖而出,拿到了为数不多的五个名额中的一个。



(图为张庆芝和妻子与日本教授合影)


他来到鲁迅先生曾经学习过的日本东北帝国大学担任客座教授,辅导研究生和博士生的实验课。他常常在实验室待到凌晨,日本经济产业大臣也被张老师的敬业精神所感动,专门给他买了宵夜。



三个月的时间搞出了四篇论文,东北帝国大学的老师问他:“张先生,你是哪个学校毕业的?”“我是河南师大毕业的。”对方带着对这个陌生校名的好奇和敬畏说道:“你们的人怎么成绩这么好!”


(图为留学时期的张庆芝)


六个月的进修时间到了,日方用优厚待遇挽留张教授,得到的答复却是:“我要经过我的学校批准。”



师大批准了,大使馆批准了,张庆芝被聘为日本文部省教员、日本国家公务员。校方甚至主动提出将他的家属接去同住。



但是,在日本待了两三年之后,张庆芝却又选择了回国。他说:“我从小到大,一直拿国家的奖学金享受教育,是国家培养了我,我是国家的人。我主动提出辞职申请,回到了可爱的祖国。”



回顾起张庆芝退休前的整个工作经历,他做过最大的官是化学系的教学秘书,在学校回国留学联谊会当过秘书长。


(图为张庆芝的全家福)


当年赴日留学的通知单下来的时候,学校党委副书记曾经找他谈话,说让他做学校测试中心的主任,相当于副处级,化学院还需要一个副院长,想让他做。他说:“我不干!即使不去日本,我也不当主任,也不做副院长。我始终都是个搞业务的。”



时隔近三十年,回忆起这件事时,他依旧说,我觉得我没有失去什么。他的研究是务实的,在业务上他得到的荣誉已经没有必要提起。


左右滑动查看更多


1996年退休之后,张庆芝教授担任校教学督导组的组长,日常工作就是听青年教师的课,给他们提出教学上的建议。这份“工作”不算正式,但是他坚持了18年。



2011年,新乡政府授予他“先进工作者”荣誉称号,奖励他在退休期间的辛勤工作。



2015年,师大化学系1956级学生时隔六十年再聚首。在张老师大学毕业的年代,通讯工具匮乏,同学们交流的机会少,联系同学们这事情的困难程度可想而知。



即便如此,张庆芝也丝毫没有放弃的想法。在网上查阅资料,与一些中学联系,给县教育局打电话询问,请政府老干部处协助查资料,他可谓是想尽办法。



当年同班的四十多个同学,来了二十三位,没能来的原因有很多,或者无法取得联系,或者聚会前夕突然得病,或者已经离去。



但不管怎么样,被当年学生会主席张庆芝通知到的老同学,都表示一定要来。这群平均年龄80岁的耄耋老人,有的坐着轮椅,有的被子女搀扶,重新回到这半个人生的起点。


(图为同学六十年聚会)


再相见


一起话同窗情 聊家常业内事 

当他们看到师大日新月异的变化时

虽然这片亲爱的故土

再也找不到当年的痕迹

但心里是热乎乎的 充满喜悦



无法替代的母校

张庆芝说:“母校对我们太重要,不管是在知识的积累上,还是在整个人生的路途中,都是不可替代的!”他说着,红了眼眶。


或许,这些出生于解放前的老人们,头脑中装着的是和当代大学生不一样的信仰。


但那些属于六十年前师大的,也仍旧属于今天的师大。这些老人,代表了这六十年里这片土地上始终没有改变的精神



六十年 莺莺啼叫的鸟早已不是当年那一只

六十年 香气馥郁的花儿早就不是当年那一朵

六十年 多么漫长

岁月把他们的黑发染成了白发

时光把他们灵动的双腿变得蹒跚

然而 当他们布满老年斑的双手

紧紧握在一起时

眼睛是晶亮的 闪着同样的光芒


这曾经的一群人 如今的每一人

都再次回到了六十年前那个丹桂花开的路口

回望他们与师大的六十年

那些属于他和他们的光荣

同样属于今天的每一位师大人

这是他与师大六十年的故事

在日新月异中历久弥坚



文章发表于《河南师大报》

第757期(2015年12月6日)


往期热文↘


责编 | 屈会超  何   欢

文字 | 郭玉洁  王   漫  张云婕

编辑 | 张   雪  李牧耘


- 微博:@河南师范大学 -

- 投稿邮箱:hnsddwxcb@163.com -



给每一位师大人点个赞吧!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